宝宝突发高烧、咽痛,当心疱疹性咽峡炎侵袭!
近期,不少家长焦急不安地带宝宝到医院求助:
“医生,我家孩子口腔长了疱疹!”
“我家孩子高烧不退!是感冒吗?”
“我家孩子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?”
.png)
经医生诊断,这些孩子都是得了
疱疹性咽峡炎
这到底是个什么病?
如何预防呢?
一、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
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(主要是柯萨奇病毒)引起的以突然发热和咽峡部疱疹、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。
.png)
1.传染途径
以接触传播为主,传染性很强。最常见的是通过生活中密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,或被其污染的手、毛巾、玩具、餐具、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。
2.高发季节
多发生在夏秋季节。
3.易感人群
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,免疫力低下的成人(如产后妈妈)也可感染。
二、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
突然高烧不退,体温高达38~40℃(可持续3~5天),咽峡部疱疹、咽痛、流涎、吃东西哭闹难受,少数严重患者可并发高热惊厥等。
.png)
若孩子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
家长也不必过分紧张
因为它属于自限性疾病
多数患儿可在4-6日自愈
关键是对症处理
三、 如何正确护理患儿?
1.勤测体温
宝宝通常是高热,要注意体温变化,千万不要捂汗,防止高热惊厥,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。
2.缓解咽痛
鼓励宝宝多喝凉开水,可以适当吃点冰凉食物;局部可喷洒西瓜霜、锡类散等;疼痛严重者可局部涂抹利多卡因凝胶。
3.清淡饮食
生病期间,尽量给宝宝吃易吞咽、味道清淡、温度偏凉的流质食物,避免刺激性食物。
4.减少外出
尽量减少外出,尤其是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场所,若是上幼儿园的宝宝,要待症状完全消失7天后再去幼儿园,以免把病毒传染给其他宝宝。
5.密切关注
若宝宝出现精神状态差、持续高热不退、咽痛无法进食导致脱水、呕吐、抽搐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
.png)
除了治疗和家庭护理
关键还是要做好预防↓
四、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?
1.勤洗手
饭前便后、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,持续至少20秒;看护人接触孩子前、换尿布、处理粪便后也要洗手。
2.勤通风
家中应每天开窗通风2-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钟;尽量少带宝宝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。
3.勤清洁
宝宝的餐具、奶瓶等物品,使用前要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;宝宝的玩具、被褥、尿布等要定期清洗消毒;勤晒衣被。
.png)
还需提醒注意的是
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“表兄弟”
两种疾病的症状非常相似
家长们不要混淆
五、怎样辨别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?
.png)
手足口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,之后可能并发心肌炎、病毒性脑炎等重症,所以家长需高度警惕,及时就医。
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儿科
0532-86114912 /1727
儿科:韩盼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