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恩,缘于我们给了他新的人生
2017年10月19日晚6时许,一个英俊帅气的25岁小伙子,在助步器的帮助下兴冲冲地来到急诊科病房,找到曾经的主治医生——刘东伟副主任。激动、骄傲之情溢于言表,神采飞扬地告诉他:“看!我现在好多了,能自己走路了!”
看着这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,谁能想到几个月以前他还缠绵病榻,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呢?
事情还得从5个月前说起。
小新于2017年5月初误服“稀料”导致中毒昏迷,在青大附院重症监护室治疗近1月,病情好转后转院至我院急诊科病房进行恢复治疗,入院时诊断为“稀料”中毒、中毒性脑病、多发性脑梗塞,主治医生为急诊科副主任刘东伟。
最初转到急诊病房的时候,小新处于谵妄状态,烦躁易怒,经常在病房里大吵大闹,对自己的病情不抱任何希望,甚至对人生都持放弃的态度。刘东伟副主任接诊病人后,认真地询问了病史并进行了细致地查体、全面分析了病情,然后向王伟强主任做了汇报,制定了详尽可行的治疗方案。有了治疗方案,还需要病人的配合,才能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。
主治医生、主管护士们,像哥哥姐姐一样主动走到小新身边,跟他谈心,谈家庭、谈社会、谈人生。经过心理疏导以后,小新的精神面貌渐渐有了改观,开始配合药物治疗、进行恢复训练,还时不时地跟他的主管医生、护士们开个玩笑。治疗效果越来越明显,小新也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。
经过多次入院和坚持康复治疗,小新的病情明显好转,双下肢肌力由最初的1级恢复到了5级,精神状态也大不一样了,和他这个年龄的小伙子一样,对生活充满热爱,对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充满感恩……
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:能走了的小新专程吃力地来到急诊科,在急诊病房的走廊里,找到了他的主治医生——急诊科副主任刘东伟,亲热地搂住了“大哥哥”的肩膀,把自己能走的喜讯亲口告诉这些亲爱的“哥哥姐姐”……
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,是医院业务水平、服务质量、管理层次和综合调度能力的体现,急诊科急救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死安危,急诊科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形象。我院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在医院的正确领导下,按照院党委“统一思想、凝聚力量、加快发展、共创医院美好未来”的工作要求,本着“以病人为中心,以质量为核心”的工作主题,内练本领,外树形象,创建了“绿精灵”服务品牌,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与服务质量,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,急危重病号全程护送。赢得了“除人类之病痛,助健康之完美”的赞誉。

学科带头人:
王伟强,急诊科主任,主任医师。青岛市急诊医学分会委员,青岛市院前急救专科分会委员。专长各类急、危、重症病人的抢救与治疗,尤其对心肺脑复苏、各类中毒、休克、肺栓塞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、DIC等疾病的诊疗有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。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专业相关论文16篇,主持和参与完成科研课题6项。